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。他们都不图名不图利,都有一颗善良的心,都准备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做医学解剖。昨天上午,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(简称志友)代表在南京医科大学进行了一次座谈。记者发现,这些志友中,夫妻一起捐献遗体的绝不是个别现象。
祖孙三代6名志友
16岁就参加革命的离休老干部殷明一直觉得,奉献就是快乐。昨天,已经82岁高龄的殷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兴奋地说:“一开始,女儿并不同意我捐献遗体。如今,我们祖孙三代有6个人登记了捐献遗体。”
1997年,殷老得知遗体捐献利国利民就立即决定捐。他说,他是一名老八路,战争年代,一个炸弹来了,10个人死了5个。相对死去的战士,他能活到今天已经很幸运了,他希望去世后还能为社会做一些贡献。同时,他动员妻子王琳一起去登记。
未婚小伙料理“后事”
在南京的志友中,有一个小伙子,9年前就加入志友。那时候,25岁的他还是个未婚小伙子,就将自己的“后事”给安排了。他就是南京市红十字会志友协会干事臧勇,现在,他每个星期都要在协会义务“上班”两天。
臧勇是梅山宝钢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。1998年,他看到电视上在宣传志友,有的人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。臧勇觉得,这些人的做法很好,但不知道如何联系这个组织。为了找这个组织,臧勇花了好几个月,最后才找到南京市红十字会。1998年,臧勇和这些可爱的老人们接触了,做起了志愿服务。
2000年,臧勇也加入了志友行列,当时他才25岁,还没有女朋友。“也许就是这样,我家老婆才看上我。”他说,和现在的妻子认识后,经常带着她参加志友的各种活动。2002年,他和女朋友结婚了,更让人欣慰的是,结婚后,他的妻子也加入到志友行列中来。
老夫妻终成志友
“你要是孝顺我,就遵从我们的志愿!”今年84岁高龄的阮鹏玖这样的一句话跟女儿说了4年。最终,女儿在他和老伴的“志友”登记表上签了名。
阮老告诉记者,自己没有上过大学,退休后,他和老伴总是在想,怎样才能在死之前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?1995年的时候,他写信给南京医科大学,表明了想捐献遗体的意愿。也正是这封信,让阮老结识了皇甫垠垠等其他有意愿的老人。为了让捐献遗体工作有所延续,他们决定成立一个组织。1996年,经过南京市政府批准,南京市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之友成立了。如今,“志友”注册登记者已有4000多人。
尽管是发起人,阮老笑着告诉记者:“我成为志友可不容易啊!”原来,当阮老和老伴把捐献遗体的意愿告诉儿女后,4个子女中,唯一的女儿觉得很不能接受。为了实现成功捐献的“目的”,每次家庭聚会,阮老就向女儿“游说”。经过4年的磨嘴皮子,女儿最终答应了。今年6月份,阮老感觉到病重的老伴快不行了,他忍受着悲痛把捐献遗体联系人的电话贴在了房门上,告诉子女,要是老伴走了,一定要通知南京医科大学的工作人员过来接收遗体。让他感到欣慰的是,子女们按照他和老伴的意愿做了。同时也承诺,等他“走”了,也会照做的。(李花 原载于《金陵晚报》2009年8月19日A28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