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士秋 |纪念堂
丁士秋

1922-10-02 — 2000-11-20

拜访:2949次 献花:60束 点烛:2次 祭酒:0次 挽联:0次 留言:2条 上香:0次 献贡:7件 点歌:3首 祭文:14篇
做年夜饭
做年夜饭
发布时间:2013-03-30 00:00:00

 

看看日历,今天已经是阴历腊月28了。已经放假数天了,家里还是没有过年的气氛。没有人气,没有年前准备年夜饭的忙碌,没有对出外人回家过年的期盼,于是也就没了以往的欢乐。年三十到饭店里去吃年夜饭,已经没有了新鲜和快乐,有的只是过场。
儿时的过年,对于我们“奔六”的人来说,是没有什么好记忆的。最有记忆的是中年以后的过年。那时的我们,已经开始走上正经过年的“主力军”的地位。采买、设计、实施都落实到了自己的肩上。
设计年夜饭的菜谱是过年的重要内容。它决定了采买和如何实施。记得家中的年夜饭的菜谱设计,是我和母亲来设计的。从一开始的花生米、香肠也算一道凉菜。到后来南京传统的“什锦菜”也上不了桌,可以看到生活的进步。其实最重要的是设计的菜谱,其间有着浓浓的中国文化精髓。“年年有鱼”、“节节高”、“天下第一菜”、“八宝鸭”、“蛋包肉”的做法,以及在过年是享用的文化寓意,都在制作过程中,由长辈向晚辈口传心授。
年夜饭的实施,其实在一周前就开始进行了。年27晚,一般都是煮红豆,煮一夜。28日开始洗红豆沙。晚饭后开始炒豆沙,红豆沙里加入了猪油和白糖,立即满屋子飘香。最为兴奋的就是孩子,小一点的孩子就是拿着个小勺,甜言蜜语的说点讨好奶奶的话,获准直接从锅里掏一点吃。大一点的孩子就直接乘奶奶不注意,直接有手指到锅里刮一指来吃。这时屋里的大呼小叫,把过年的气氛搞的十分浓郁。说实在的,到锅里偷一点出来吃,就是比过年敞开吃来的香。
年三十,其实年夜饭从吃过中午饭后就开始了。把孩子和老人安排睡午觉后,我就开始了年夜饭的准备。冷盘的切制,需要有好的刀功,还需要有好的创意,要切出花来。摆出创意。同时,还要有色彩的搭配。需要用鸡蛋皮的黄,西红柿的红,黄瓜皮的绿,胡萝卜的橘色来提亮冷盘的暗淡。同时也可以在吃冷盘时,也吃一些蔬菜。
热炒的备料也要在这个时间里完成,配好摆好,准备完善。到时一会就炒好。最为受欢迎的是十分家常的“青椒肚片”、“素炒三片”、“爆炒猪肝”、“葱香腰片”、“韭菜炒鸡杂”、“天下第一菜”。
大菜,通常都是早几天就做好了。例如“红烧狮子头”、“蛋包肉”、“八宝鸭”、“冬笋老母鸡汤”。还有红烧鲢鱼取“年年有余”的吉祥意,此菜,年三十是不能吃的,只是摆上桌看看,过了年才能吃。
当然,还有甜品。“山楂小圆宵”、“银耳甜橘羹”、“八宝饭”、“糯米藕”等等。
要想家人吃的好,最好就是边吃边炒。只是苦了烧菜的人,常常到炒菜的人上桌,盘子里的菜都没有了。早先是母亲掌勺,妈妈是最辛苦和最后上桌的人。而后,妈妈老了,病了就是我站在了灶台前。当我坐上桌时,妈妈总会将一个从每道菜里留下的,装满菜的小碗递给我。留下点可能被吃光的菜。
做菜人是辛苦的。特别当看着被吃的光光的盘子,做菜人也是快乐的。
又到过年,现在不用自己做菜了。家里冷冷清清,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。再也看不见妈妈了,再也接不到她递来的菜碗了。没有了年的忙碌,少了年的快乐,少了年的亲情。留念年的幸福,也只能在这一方纸笺之中。